随着夏日气温逐渐攀升,溺水事故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隐形杀手”,青少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增强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7月5日,机器人工程学院“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走进马武镇,为当地小朋友精心呈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防溺水安全课”,如同播撒下安全知识的种子,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一份触目惊心的数据拉开了课程的序幕——PPT上清晰显示“溺水为中国青少年首要死因”。这一冰冷的数据如同一记警钟,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溺水危险的严峻性。随后,志愿者结合生动有趣的动画,详细解读防溺“六不准”内容。动画里可爱的卡通形象以活泼的方式演绎着各种危险行为,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在欢笑中轻松记住了不能私自下水游泳、不能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重要准则。紧接着,志愿者还带领孩子们仔细辨认防溺水安全标志,就像给孩子们配备了一把识别危险的“钥匙”,让他们在面对水域时能够敏锐察觉潜在风险。
在自救技巧讲解环节,志愿者化身为专业的安全小导师,向孩子们传授了“仰漂自救”“抽筋处理”等实用方法。他们一边耐心地讲解动作要领,一边亲自示范,告诉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持冷静,利用仰漂姿势漂浮在水面等待救援,以及当腿部抽筋时怎样正确处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志愿者还邀请孩子们上台进行模拟练习,手把手地纠正他们的动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
活动的最后,迎来了紧张刺激的知识问答环节。小朋友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面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他们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地展开联想。有的小朋友提出为救助溺水小伙伴,可以把河里的水都抽干,虽然这个想法在现实中不太可行,但却展现出孩子们的善良和对救助同伴的积极思考。志愿者们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引导他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应对溺水危险。
此次“防溺水安全课”活动的顺利开展,成效显著。马武镇的孩子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防溺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安全的种子。而且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孩子们将学到的安全知识带回家中,带动整个家庭重视水域安全,形成了家校社共同守护青少年安全的良好氛围。未来,“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也将继续发挥微光力量,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安全之路。
(图/文:胡海鹏;初审:胡海鹏;复审:陈婷婷;终审:黄智|编审: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