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家电农机“焕新”记 科技为民暖人心——机器人工程学院“鉴湖微光”义修点亮乡村新生活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科技为民”理念落到实处,机器人工程学院“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深入基层,以专业技能服务民生,通过固定摆摊“集中会诊”与主动上门“精准施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聚焦居民生活与农业生产难题,义务维修家电、农机,收获群众认可和点赞。

社区广场的固定维修点上,志愿者们化身“家电医生”,熟练使用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为故障电器“把脉问诊”。从盛夏“罢工”的电风扇,到准备年货时“撂挑子”的绞肉机,一件件影响生活便利的电器在志愿者手中重获新生。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难以搬运的大型电器,“上门维修小分队”应运而生。张阿姨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我这么大年纪根本搬不动饮水机,你们不仅上门修好,还教我怎么保养,真是帮了大忙!”志愿者们在维修时,还耐心讲解“电饭煲要常清洁底部触点”等日常保养知识,让居民们收获实用技能。

服务团同样关注着农户生产中的“心头大事”。得知部分微耕机故障影响春耕,志愿者们带着工具奔赴田间地头。经过细致排查,他们成功解决两台微耕机启动困难、动力传输不畅等问题,并进行全面保养——更换机油、清洁滤芯、润滑链条,同时手把手教农户“清理散热片防过热”等维护技巧。“前几天急得睡不着觉,就怕耽误农活!”农户李大叔抚摸着重新轰鸣的微耕机,难掩激动,“你们不仅修好机器,还教我自己处理小问题,以后再也不用干着急了!”农机的及时修复和保养,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这台风扇是我儿子买的,坏了舍不得扔,多亏你们修好了!”“洗衣机能用了,再也不用手洗大件床单了!”居民们的感谢声此起彼伏。每一次电器重启的嗡鸣、农机发动的轰鸣,每一句“太感谢了”的真挚话语,都凝聚着志愿服务的价值。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小组长喻明夕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写在试卷上,更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难题。看着居民和农户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我真切感受到‘科技为民’四个字的分量。这不仅是一次技能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责任课。希望我们这点点‘微光’,能汇聚成照亮更多人生活的温暖力量。”未来,机器人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活动,让科技服务民生的温暖力量惠及更多人。

“‘鉴湖微光’的寓意,在于汇聚每一份微小的力量,照亮他人,温暖社会。”活动负责人陈婷婷老师总结到:“固定点‘坐诊’、上门‘出诊’、现场‘授课’,是我们努力让服务更精准、更温暖的方式。听到乡亲们一句句‘帮了大忙’、‘解决了难题’的真心话,看到他们因电器重启、农机轰鸣而露出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每一次成功的维修,每一次知识的传递,每一份真诚的感谢,都如点点星光,不仅点亮了居民的生活,温暖了农户的心田,更照亮了青年学子在服务奉献中成长成才的青春征途。长江师范学院“鉴湖微光”志愿团,正用专业与热忱,书写着科技服务民生、青春奉献时代的动人篇章。

(图/文:胡海鹏;初审:胡海鹏;复审:陈婷婷;终审:黄智|编审:陈婷婷)



山东科技大学 | 学校首页 | 教务处 | 科研处 | 财务处 | 学生工作部 | 招生就业处
版权所有 机器人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邮编:40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