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师生: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大赛。大赛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充分展示了高等院校机械学科的教学改革成果和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的成果,积极推动了机械产品研究设计与生产的结合,为培养机械设计、制造的创新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历年来我院连续组织参加近几届比赛,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参赛项目质量,培养学院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根据《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的通知(第1号通知)》文件精神,决定举办长江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26年)的主题要求,长江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主题为“灵巧·智能,美好生活”。
内容为:
1)特定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其中特定水产品限定在水产品中的鱼类、甲壳类和贝类这三类,不包括藻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初加工是指对限定水产品完成批量化去鳞、去内脏和去壳等加工工序,方便后续运输、晾晒处理以形成初级商品。选题示例如:鲜虾剥虾仁机械、马面鱼剥皮处理机、海虹去壳机等等,但不包括烹饪机械;
2)叶菜洁净化处理包装一体化机械,主要设计用于批量生产供应给城乡超市中叶菜净化处理和包装一体化机械;叶菜通常指青菜、菠菜、韭菜、(小)白菜、空心菜、茼蒿、大葱等,但不包括根茎花类菜如洋葱、土豆、莲藕、萝卜、蒜苔、韭苔、菜花、韭菜花等。洁净化处理包括对叶菜去根、去黄叶、去泥土和归一化加工等工序;对处理后的叶菜要按一定重量进行包装,方便后续出售;
上述两项主要针对水产品和叶菜的批量加工、处理场合,而非家庭厨房场合。
3)高性能仿生蝴蝶,仿生蝴蝶作品须有明确的蝴蝶外形,即仿生蝴蝶有类似真蝴蝶的身体部分(包括头、眼、触须,胸、腹)、4个连接在胸部且独立的翅膀和6只足等。仿生蝴蝶的设计须同时满足下列5点要求:(1)起飞前在起飞台上要能模仿蝴蝶实现四翅并拢竖立动作,随后实现左右翅膀同时下摆动作,左右翅膀上下摆角度 ≥ 90°;(2)实现仿生蝴蝶的飞行能力包括静态起飞、沿跑道飞行和调头飞行能力;(3)无论在静态或飞行中,仿生蝴蝶任意方向的尺寸均不超过0.4m;(4)使用电池作为原始能源,电池电压不超过24V;(5)作品总质量不超过2kg。
设计时应注重综合运用所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注重作品原理、功能和结构上的创新性和对作品尺寸参数、运动性能、强度刚度等结构性能的精准设计与分析;对实现批量化加工的机械,要依据加工节拍、单位时间加工量和功能等指标完成作品的设计。
当今世界正进入新工业革命的时代,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落实。因此大赛参赛作品在以机械设计为主的前提下,提倡采用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5G通信技术等。对大赛内容1)和2)机械作品的评价不以机械结构为单一标准,而是对作品的功能、设计、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实现功能相同的条件下,将“灵巧”与“智能”结合,机械结构越简单越好。
所有参赛的作品必须与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或限定范围不符的作品不能参赛。
二、大赛评审
机器人工程学院承担大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负责大赛报名、项目筛选、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大赛指导教师团队由学院从事机械创新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师组成,负责学生团队的项目指导工作。
三、参赛条件与方式
1.参赛条件:学院在校本学生(含2022级学生),以个人报名形式向班级班委处报名,由班委整理好报名汇总(须有报名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如有拟定设计题目可增加设计题目),统一发给姜魏梁老师处;邮箱:332007256@qq.com。
2.参赛方式:学院按照报名情况统一协调,安排报名学生组队参赛,按团队课题情况安排比赛指导教师。本次比赛要求参赛团队有完整的、思路清晰的设计方案,有能清晰表达设计思路的二维图或三位模型(能够有简易实物作品更好)。
四、赛程安排
1.2025年10月20日发布长江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通知。
2.2025年10月20日学院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做比赛宣传工作。
3.2025年10月30日参赛报名截止。
2025年11月10日,学院完成参赛团队和比赛指导安排。
5.2025年11月底(具体时间待通知)举行本次大赛最后评审,根据评审结果,选出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比赛的项目团队。
大赛现场内容包括项目展示及答辩、专家点评等环节,优胜出的项目团队拟报送第十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比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评审原则
1.选题评价
(1)新颖性(2)实用性(3)意义或前景
2.设计评价
(1)创新性 (2)结构合理性 (3)工艺性
(4)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应用(5)设计图纸质量
3.现场评价
(1)介绍及展示 (2)答辩与质疑
六、奖项设置
设立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此次大赛,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本学院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人员,为学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2.深刻认识此项赛事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教育的推动作用。
3.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广泛组织在校学生参赛,积极挖掘、培育和打造参赛项目,确保学生参赛面、参赛数量、参赛质量“三个提升”。
4.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创新教育改革工作。
2025年10月20日
机器人工程学院
